索引號 | 01526084-1-/2019-0824002 | 發(fā)布機構 | 騰沖市蒲川鄉(xiāng) |
公開目錄 | 鄉(xiāng)鎮(zhèn)信息 | 發(fā)布日期 | 2019-08-01 08:48:27 |
文號 | 瀏覽量 |
7月21日,蒲川鄉(xiāng)迎來了首批生態(tài)研學校長班。
來自全市各完全中學、中心學校的36名校長伴隨著阿昌女子“歡迎啊歡迎您到蒲川來”的嘹亮歌聲開啟了為期一天的茶文化研學之旅。
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”,隨著一路歡歌與笑語,校長們頭戴草帽腰背小竹簍來到了蒲川鄉(xiāng)茶文化研學采茶基地,沐浴在茶色茶香中,聽蒲川茶文化研學基地負責人現(xiàn)場介紹蒲川茶文化的歷史淵源、茶的生長習性以及采茶的方法和注意事項,講解采摘茶的標準和要求。在當?shù)匕⒉拥囊龑拢iL們分為四組,開啟了采茶比賽,在采茶中,校長們衣褲被露水打濕,額頭滲滿汗水,但他們?nèi)哉J真采摘。經(jīng)過緊張而激烈的比賽,四個小組分組擺出采茶簍,共享茶知識,暢談茶文化。
“感自然之美,悟人生之理”,走在環(huán)山的茶山步道上,在沁人心脾的茶香中,校長們邁著矯健的步伐,暢談著茶園的自然之美,交流著研學之旅的感悟,暢聊著教育發(fā)展的理念。回到蒲川鄉(xiāng)茶文化研學制作基地,由工作人員對各小組的茶葉采摘成果進行稱重、質量評比,最終依次評選出了名次。
“觸技藝之精,品茶香之韻”,研學團的成員采摘了新茶,就必然要感受做茶的精妙技藝、泡茶的精美技巧、品茶的精靈時刻。于是,校長們在茶文化研學制作基地學習茶葉萎凋、殺青、揉捻、干燥等一系列的制茶過程,在老九區(qū)茶葉制作加工所貢獻創(chuàng)意、學習茶餅的制作包裝。經(jīng)歷了辛勞的茶葉采摘、精妙的茶技加工之后,在充滿溫度的茶文化研學館中品著清茶,學茶經(jīng)、看茶藝、品茗茶。嗅著茶香,聽茶藝老師講解綠茶、黃茶、黑茶、白茶、紅茶、青茶六種茶的區(qū)別,認識茶則、茶針、茶漏、茶夾、茶匙、茶筒茶道六君子,了解茶餅“375”的文化淵源和深厚內(nèi)涵。在一杯清茶中體悟著人生甘苦,感受著人生韻味。
“茶因人而添香,人因茶而添色”,在蒲川,家家戶戶都種茶,人人都跟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,人們種的是茶、喝的是茶、吃的也是茶、聊的還是茶,每一個蒲川人都跟茶有著不解的情緣。厚重的茶文化,是幾代人的持續(xù)堅守、是人與茶的深入交往、是關鍵的少數(shù)人的持續(xù)投入,才使蒲川人離不開茶、讓茶致富了蒲川人。于是,有了“走南闖北口中總是家鄉(xiāng)音,談天論地杯中總是蒲川茶”之說。也正是這種情懷,百年茶鄉(xiāng)養(yǎng)生蒲川更像是一本厚重的書籍,有它的味道,本次生態(tài)研學校長班的到來,正是以教育啟航再翻這本厚重的茶文化典籍,一路研學旅行伴一路思想碰撞,給這個百年茶鄉(xiāng)帶來了更多的智慧和更強的生命力。
“文化是茶的靈魂,茶是文化的載體”,蒲川鄉(xiāng)茶文化包涵的是一種把熱愛融進了生命的情懷。在生態(tài)研學校長班上,從采摘茶、加工茶、包裝茶、品嘗茶的茶體驗中,寓教于旅、寓學于旅。研學班的校長們紛紛表示,這樣的研學讓他們有了前所未有的收獲,讓他們看到了做茶的功夫、做茶的方向、做茶的“工匠精神”,看到了將一片茶葉變成一杯清茶化為一股人生力量,將“身邊的青青茶園”變?yōu)椤案幻竦慕鹕姐y山”的現(xiàn)實,他們更加堅信做好茶文章助于鄉(xiāng)村振興的步伐不能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