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引號 | 01526035-8-/2019-0929001 | 發(fā)布機構 | 騰沖市林業(yè)和草原局 |
公開目錄 | 法定主動公開內(nèi)容 | 發(fā)布日期 | 2019-09-29 16:42:22 |
文號 | 瀏覽量 |
一、扦插育苗
(一)銀杏硬枝扦插育苗
硬枝扦插就是用木質(zhì)化程度較高的1年生以上的枝條作插穗的一種扦插育苗方法。主要有如下環(huán)節(jié):
1、基質(zhì)的準備
硬枝扦插常用的基質(zhì)有河沙、沙壤土、沙土等。沙壤土、沙土生根率較低,多用于大面積春季扦插;河沙生根率高,材料極易獲得,被廣泛應用于扦插育苗。
2、插床的準備
插床長10—20m,寬1—1.2m,插床上鋪一層厚度在20 cm左右的細河沙,插前一周用0.3%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,每平方米用5—10㎏藥液(與0.3%的甲醛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)。噴藥后用塑料薄膜封蓋,兩天后清水漫灌沖洗2—3次,即可扦插。
3、采集穗條
春季在扦插前一周或結合修剪時采條,要求枝條無病蟲害、健壯、芽飽滿。一般選擇20年生以下的幼樹上1—3年生枝條作穗條。1年生的實生枝條的生根率最高,可達93%。枝齡越大生根率越低,實生樹枝條的生根率高于嫁接樹枝條的生根率。
4、插條的處理
將枝條剪成15—20cm長,含3個以上飽滿芽,剪好的插條上端為平口,下端為斜口。注意芽的方向不要顛倒,每50枝一捆,下端對齊,在100ppm的萘乙酸液或200ppm的ABT1號生根劑中浸泡1小時,下端浸入5—7cm。
5、扦插
以春季(3月中下旬)扦插為主,扦插時先開溝,再插入插穗,地面露出1—2個芽,蓋土踩實,株行距為10í30cm.。插后噴灑清水,使插穗與沙土密切接觸。
6、管理
遮陰:可用黑色遮陽網(wǎng)或人工搭棚遮陰,有條件的以塑料大棚為宜,使苗圃地保持陰涼、濕潤的小氣候。
噴水:露地扦插,除插后立即灌一次透水外,連續(xù)晴天的要在早晚各噴水一次,1個月后逐漸減少噴水次數(shù)和噴水量。
追肥:5—6月份插條生根、抽梢后,用0.1%的尿素和0.2%的磷酸二氫鉀液進行葉面噴肥,1個月1—2次。
移栽:露地扦插的,落葉后至第二年萌芽前直接進行疏移;大棚扦插苗要經(jīng)煉苗后再移栽。
防治病蟲害:銀杏扦插育苗苗圃地的主要病蟲害有地下害蟲、食葉類害蟲和莖腐病。可用40%甲基異柳磷1000倍液于下午灌在根部,殺滅地老虎效果達90%以上,還可兼治蠐螬、金針蟲。也可用2.5%的敵殺死200倍液,滿地噴灑防治地下害蟲;用2.5%的敵殺死300倍液或40%氧化樂果乳油500倍液防治食葉類害蟲;從6月份起每隔20天噴一次5%的硫酸亞鐵溶液,或800倍多菌靈液或800—1000倍甲基托布津液等殺菌劑,預防莖腐病。
(二)銀杏嫩枝扦插育苗
1、插床消毒
先將插床整平,然后用0.3%的高錳酸鉀溶液均勻噴灑在河沙表面,之后噴透水,再經(jīng)日光曝曬,待插床扦插層徹底曬干后再噴透水,以備扦插。
2、插條的采集
6月下旬,在銀杏樹上選取發(fā)育正常,生長健壯,芽眼飽滿半木質(zhì)化新梢,截成長10—12 cm的插條,每個插條保留4—5個芽眼,保留上部2—3片完整葉片,其余剪掉,上剪口為平面,下剪口剪成平滑馬耳形,現(xiàn)采現(xiàn)插。
3、扦插方法及插后管理
用比插條稍大的木棍在已噴透水的苗床上,按4—5cm的株行距垂直打眼,深度為4—5cm,與插條入土深度相等,扦插時地上留2—3個芽,插后用手指將插孔壓實。扦插后隨即噴水,扦插量大時可以扦插與噴水交替進行,扦插完后搭建速率小拱棚,保持葉面濕度。拱棚上進行遮陽,以免棚內(nèi)溫度過高。扦插后20天內(nèi),每天噴水2—3次,確保棚內(nèi)較高濕度。扦插后20天左右,插條開始大量產(chǎn)生愈傷組織;30天后,插條開始在愈傷組織處生根;50天后,新生根系已很發(fā)達,為了鍛煉苗木,利于移栽成活,需減少噴水,確保棚內(nèi)墑面濕潤即可。陰雨天可少噴或不噴水。
為了增加營養(yǎng),使扦插苗生長健壯,在扦插生根后,每周噴一次0.2%的尿素液。
二、嫁接苗培育
(一)砧木培育
1、種子的采集與貯藏
銀杏樹為雌雄異株,種用銀杏最后選擇與雄樹較鄰近雌樹上的果實作種子。這樣種子授粉充分、胚發(fā)育良好、發(fā)芽率可達80%以上。
將收集到的充分成熟的果實,堆漚后熟,搓洗脫皮,得到潔凈的種子。將備用種子與潔凈、潮濕的河沙混合,貯藏在陰涼處。
2、苗圃地的準備
選擇背風、地勢平緩,沙質(zhì)壤土、肥力中上等、排灌水方便的地塊作苗圃地。播種前兩個月預整地:每畝均勻撒施腐熟的農(nóng)家肥約3噸、5㎏硫酸亞鐵、3㎏辛硫磷后深翻40cm,使肥料和藥物均勻埋入土中,然后將苗圃地作成寬1 m的苗床。旱地作成平床,低洼或多雨區(qū)域作成高約10 cm苗床。
3、播種
潮濕河沙貯藏的銀杏種子,40天左右就有部分開口露出胚根,此時即可進行播種。先將開口露白部分揀出集中播種。
一般按照30í20 cm的株行距進行條溝播種。種子整齊擺放于播種溝內(nèi),然后覆蓋2—3 cm細土。覆土后在墑面鋪一層草,澆透水再蓋地膜或設塑料棚,土溫上升后幼苗逐漸出土,此時要分期撤去地膜或塑料棚。
4、幼苗期管理
遮陰:幼苗出土后搭建遮蔭棚給苗墑適當遮陰,防止幼苗被強光灼傷。遮蔭物可采用低密度遮陽網(wǎng)或雜草、帶葉的樹枝。幼苗具有6—10片真葉后可逐步揭去遮蔭物。
追肥:當銀杏幼苗達到2—4片真葉時即可開始追肥。第1次追肥可使用清淡的人畜糞水澆施。間隔20天后追施含氮、磷、鉀的三元復合肥,每株5—15g,每20—30天追一次,連追3次。追施復合肥時在幼苗行間開挖5—8 cm的施肥小溝,均勻撒入肥料。這樣一年生實生苗苗高可達50cm以上,地徑可達0.8 cm以上,當年即可部分嫁接。
防治地下害蟲:銀杏幼苗期地下害蟲以蠐螬、地老虎最為常見,危害根系,造成植株死亡,應及早防治。防治方法:在幼苗期每次追肥時將殺蟲劑(如高丙體、呋喃丹等)與復合肥一并施入,效果較佳。
及時除草:幼苗生長期,應及時清除雜草,確保苗木健康生長。
(二)嫁接苗培育
1、硬枝嫁接
一般用于春季(春前半月及春后半月)嫁接。
⑴砧木的選擇:選1—3年生、地徑0.8 cm以上的實生苗作砧木。
⑵接穗選擇:從良種采穗圃或30—40年生優(yōu)良品種樹上采集1年生枝條作接穗。
盡量現(xiàn)采現(xiàn)接,需要提前采集的接穗可進行濕沙貯藏,或?qū)⒔铀爰艨谝欢朔湃胨斜4妗cy杏為雌雄異株,采集接穗時應按不同性別分別采集、存放、分別嫁接。
⑶嫁接方法
j劈接法:
削接穗:選擇有2—3個飽滿芽的粗壯接穗,在最下端的芽兩側各削一個3—4cm的削面,使呈楔形,外寬內(nèi)窄,但最上一個芽要在外側,削面光滑,無毛。削面斜度適中,削面削好后,上面留1—2個芽,在上芽上方0.5—1cm 處剪斷。
劈砧木:在適宜的嫁接部位(距地面10—15cm)上,先截干,用劈接刀在砧木橫斷面往下劈縱切口,切口深4—5cm 。
插穗及包扎:插入接穗時要用劈接刀的楔部將劈口撬開,先將接穗與砧木劈口左右對齊,然后輕輕將穗插入,且注意砧、穗形成層對準,一般外側砧、穗形成層對準即可。插入后外“露白”0.2—0.3 cm ,然后用薄膜條包緊砧木與接穗之間的傷口及接穗頂端剪口。
k插皮接法:
適用于砧木較粗、已離皮而接穗未離皮進行的嫁接方法。
削接穗:先在芽的背面下0.5cm 處下刀,削成3—4 cm長的斜面,入刀要陡,深至接穗1/4—1/3,然后在其斜面背后的尖端處削成長0.3—0.5 cm的短削面,在短削面兩側各輕削一刀,使呈楔形,然后,在長削面兩側各輕削一刀,使形成層露出,然后截斷,每穗1—2芽。
削砧木:在砧木適宜部位剪斷,削平切口,在光滑的一側自剪口處向下輕輕縱切一刀深達木質(zhì)部,然后將砧木刀縫兩側皮層輕輕撬開。
插接穗:將接穗長削面面向砧木木質(zhì)部,徐徐插入接穗,待接穗斜面在剪口上呈半圓形為止,上部路白約0.3 cm ,然后用塑料條綁縛即可。
l切接法:
削接穗時,先在芽下方約1cm處成45°斜面削一刀,削掉芽子下面一段,然后翻轉(zhuǎn)接穗,使寬平面向上,從芽基部起平削一刀,削棄皮層,不傷或微傷木質(zhì)部,最后在芽上0.3 cm處削一刀,削斷接穗。砧木在距離地面8—15cm處,選光滑處自上而下縱切一刀,刀穿皮層,不傷或微傷木質(zhì)部,,切口長2.5—3cm,接合時,將單芽大削面朝向砧木木質(zhì)部插入口內(nèi),下部抵緊砧木切口底部,至少使砧木與接穗形成層一邊對齊,然后用塑料薄膜扎緊接口及接穗上端剪口。
2、銀杏嫩枝嫁接
銀杏嫩枝嫁接,是指在生長季節(jié),采用當年生嫩枝作接穗進行嫁接繁殖。此種嫁接方法比硬枝嫁接成活率高,新梢生長量大,同時嫁接時間較長,是一種高效益的嫁接技術。
(1)嫁接時間:6—9月均可,但以8月份嫁接效果最好,此時嫩枝粗壯充實,所含養(yǎng)分豐富,接口愈合快,成活率較高,宜在陰天和晴天低溫時進行嫁接,雨天和高溫天氣的中午不宜嫁接,否則將影響成活。
(2)接穗準備:接穗宜從良種采穗圃或優(yōu)良母樹上采集,應在母樹樹冠外圍中上部剪取芽體充實的新稍作穗條。將穗條剪去葉片,保留葉柄,對齊基部,捆成小把,其基部用濕布保濕。接穗力求隨采隨接,當天接不完的應置于冰箱或冷涼通風處保濕貯存。
(3)砧木選擇:可用1—3年生的實生苗、扦插苗和根蘗苗木砧木。所選砧木要求生長健壯、苗干通直、 高度適宜。
(4)嫁接方法:常用劈接和切接兩種方法,操作方法如下:
j劈接
削穗:在穗條上剪取2—3個芽的一段作接穗,從其下芽端芽的兩側各削一個長2—3cm的楔形削面,在接穗上端芽上方0.5cm處剪成平口。
削砧:在砧木接位剪斷削平,在其斷面中間縱劈一刀,深度與接穗削面長度相等。
插穗與接綁:把接穗削面插入砧木劈口,并使兩者形成層至少有一邊對齊,接著用塑料薄膜帶把接口綁好。
k切接
削穗:在穗條上剪取有2—3個芽的一段作接穗,把接穗下端一側削一個2.5cm長的斜面,在其反面削一個1cm長的斜面。
削砧:在砧木接位剪斷削平,在斷面上選與接穗削面寬相同的一側向下縱切一刀,切口深度與接穗削面長度相等。
接綁:將接穗長面向內(nèi),插入砧木切口,使兩者吻合,形成層對準,接著用塑料薄膜帶把接口綁扎好。由于嫩枝尚未完全木質(zhì)化,嫁接綁扎時宜用較薄的塑料薄膜帶綁扎,并以綁穩(wěn)為度,不得過緊,以免損傷接穗,影響成活。
3、嫁接后的管理
(1)及時除萌:即及時抹除嫁接口以下的砧木萌芽,促進嫁接口愈合。
(2)及時除草:苗圃雜草與苗木爭奪養(yǎng)分,影響光照,應鏟小鏟早。
(3)及時解綁:嫁接成活后新梢生長過程中注意觀察,當傷口完全愈合且綁扎帶有下陷跡象時及時解除綁扎帶。嫩枝嫁接的半個月檢查是否成活(葉柄一觸即落者為成活),對未成活者必須及時補接。
(4)及時補水追肥:接芽萌發(fā)前后,若苗墑干燥,應該結合追肥(可用復合肥)及時補水。苗木生長期追肥3—5次。
(5)及時防治病蟲害:結合追肥,每次在施肥溝內(nèi)撒入少量殺蟲劑(如特丁硫磷)防治地下害蟲。
4、苗木出圃
生產(chǎn)用量較大時,可在春前20—30天將苗木挖起、分級,達到生產(chǎn)用苗規(guī)格的進行假植、待用,生長量小的可在苗圃續(xù)植、再培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