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引號 | 01526097-2/20241115-00010 | 發(fā)布機構(gòu) | 騰沖市清水鎮(zhèn) |
公開目錄 | 公共衛(wèi)生 | 發(fā)布日期 | 2024-11-15 16:22:43 |
文號 | 瀏覽量 |
一、國家為什么要實行無償獻血制度?
1、到目前為止,血液不能人工合成,也無其它替代品。臨床患者的急救、治療等血液來源只能由健康公民獻血提供。
2、個體有償供血者由于多次頻繁獻血,血液質(zhì)量下降,達不到治療的目的,同時為血源性疾病的傳播提供了溫床。
3、實行無償獻血,是保障臨床用血需要、保證輸血安全的根本途徑。
4、實行無償獻血是“我為人人,人人為我”的社會共濟行為,是無私奉獻人道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(xiàn);是中華民族團結(jié)、友愛、互助傳統(tǒng)美德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(shè)的具體表現(xiàn)。
二、獻血對身體有好處嗎?
1、有益血液新陳代謝。一個人血液總量大約是體重的8%,體重50公斤的人,大約有4000ml的血液,其中,80%在血管中流動維持生命,20%儲存在肝、脾等“血庫”內(nèi),隨時予以補充。血液中紅細胞生存期約為120天,白細胞7-14天,血小板7-9天,每天均有細胞衰老死亡,被人體內(nèi)的造血“工廠”(如骨髓等)生產(chǎn)的新生細胞取代。人的血液是不斷新陳代謝的,一般每四個月紅細胞要更新一次,獻血200-400ml,僅占全身血量的5%-10%,人體內(nèi)的“血庫”馬上予以補充,故適量獻血不影響健康。
2、健康人定期獻血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。堅持長期適量獻血,可使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,加快血液流速,有利于改善身體的供血供氧狀態(tài),維護正常的生理功能。定期獻血者的血細胞比不獻血者年輕,造血功能更旺盛。
3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(fā)生。定期適量獻血,能夠減少血液中鐵、銅的含量,將血液里的雜質(zhì)、毒素、脂肪帶出體外,從而預防、降低動脈硬化及心、腦血管疾病的發(fā)生率,緩解或預防高粘血癥。《國際癌癥》曾報道,體內(nèi)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%患癌癥的機率會大大增加,因此男性適量獻血還可以預防癌癥。
4、等于一次免費體檢。獻血前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對獻血者進行詳細的健康征詢,獻血后還會對血液標本進行嚴格的檢驗,篩查艾滋、乙肝、梅毒等經(jīng)血液傳播的疾病。因此每次獻血都等于一次免費的體檢。
5、有益于心理健康。大量研究表明,健康開朗的情緒,有益于人體免疫力的增強,抵抗力的提高。獻血是救人生命的高尚品行,在助人為樂、與人為善的同時,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華,心靈得到慰藉,這是健康長壽的重要要素。
三、獻血的條件
1、獻血者必須年滿18周歲,且男生體重超過50kg,女生體重超過45kg。既往無獻血反應(yīng)、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,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。
2、獻血者的血壓必須穩(wěn)定,在正常的范圍內(nèi)。
3、有傳染性疾病的公民不得獻血,因為疾病當中的病毒可能會通過血液傳遞給下一位公民。
四、獻血應(yīng)前后注意哪些問題?
(一)獻血前
1、學習了解獻血知識,消除緊張心理。
2、獻血前不要服藥,如服用阿司匹林類藥物在三天內(nèi)會降低血小板的功能。
3、獻血前應(yīng)低脂肪飲食。獻血前一天和當天可按往常的習慣進餐,以稀飯、饅頭、湯面條等清淡食物為主,不宜空腹獻血;忌獻血前飲酒。學習了解獻血知識,消除緊張心理。
4、保持充足的睡眠,不宜做劇烈運動。
(二)獻血后
1、要保護好靜脈穿刺部位:在24小時內(nèi)不要被水浸潤或用不潔物品擦洗;如針眼周圍出現(xiàn)青紫現(xiàn)象(屬血液滲出血管外),可做局部熱敷,幾天后會自然消退。
2、適度活動:獻血后當天不要從事高空、高溫作業(yè),駕駛車輛、體育比賽、通宵娛樂等活動。
3、適當補充營養(yǎng):可以適當進食新鮮蔬菜瓜果、豆制品、奶制品、新鮮魚蝦肉蛋等。
五、獻血間隔時間
根據(jù)國家《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》規(guī)定:兩次全血捐獻間隔6個月;兩次機采血小板捐獻間隔2周;機采血小板與全血捐獻間隔1個月;全血與機采血小板捐獻間隔3個月。
六、臨床免費用血有何規(guī)定?
1、無償獻血者自獻血之日起5年內(nèi)免費享受5倍無償獻血量的醫(yī)療用血,5年后免費享受與無償獻血量等量的醫(yī)療用血,或者其配偶和直系親屬(父母、子女)自獻血30日起免費享受與無償獻血量等量的醫(yī)療用血。
2、無償獻血累計2000毫升及Rh陰性血液1000毫升以上的公民,本人終身免費享受無限量的臨床用血;或其父母、子女、配偶及配偶的父母免費享受獻血量2倍的臨床用血。
3、無償獻血量不足200毫升者不發(fā)獻血證,不還血;獻血200至400毫升經(jīng)檢驗不合格者,本人免費享受與獻血量等量的臨床用血待遇,其父母、配偶、子女不享受免費用血待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