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內蒙到西源|身心安處亦吾鄉(xiāng)
近年來,在車水馬龍與快節(jié)奏生活壓力下,越來越多人開始重新審視生活的本質,渴望一方能讓身心棲息的凈土。而騰沖西源,這個隱匿于山水之間的詩意之地,正成為各地人們奔赴的定居優(yōu)選。許多內蒙人也不例外,他們背上行囊,告別熟悉的大草原,跨越千山萬水,在西源開啟人生新序章。
姜濤:一眼定情,終得一處幸福的心靈歸巢。
“一次偶然的騰沖之行,卻讓我毅然踏上了定居的旅程。從內蒙到西源,我們一家跨越了千山萬水,但我知道,無論距離多遠,只要身心安定,哪里都是故鄉(xiāng)。騰沖,這個‘天然氧吧’,已經(jīng)成了我們心中永遠的家。”在位于西源街道寶峰社區(qū)里小區(qū)的餐館“酒仙培訓班”小院里,店主姜濤向我們娓娓道出了他們一家與西源結緣的幸福故事。
姜濤一家來自內蒙古烏海,那里是一個工業(yè)城市,他的母親還做過大手術,所以姜濤一直想在南方尋個適宜居住的地方讓老人養(yǎng)老。為此,他到過全國許多地方,直到2023年9月,姜濤初到騰沖,就被這座西南小城的溫柔與閑適深深吸引。騰沖的青山綠水、清新的空氣和溫潤適宜的氣候相比內蒙古遼闊的草原、漫長而寒冷的冬季和干燥氣候,這種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觀,更是讓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另類魅力。這讓姜濤欣喜若狂,立馬就在神農(nóng)花嶼小區(qū)交了購房意向金,房屋交房后便加緊裝修。2024年5月,姜濤一家便舉家遷居騰沖。他的父母也非常喜歡騰沖,居住幾月后,原來父母在家一直服藥也降不了的血糖,也趨于正常了。內蒙人的豪放與自由早已融入血脈,到騰沖后,他發(fā)現(xiàn)周圍有好多從內蒙來定居的人,他便開了家以東北家常菜為主的餐館,將內蒙文化與當?shù)仫L情融合,讓家鄉(xiāng)人在騰沖也能吃到空運過來的內蒙古阿爾巴斯草原鮮羊肉,內蒙朋友歡聚喝酒時也不用再受打烊時間的限制。未來,他還想把餐館做大做強,考慮再開個有溫度、低消費、純綠色的燒烤KTV……憑借著自身的勤勞和智慧,他將在這里開拓出一片新天地。
王浩峰:來到騰沖,愛上騰沖,不走了!
今年62歲的王浩峰,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。2022年疫情期間,當看慣了一望無際草原的他和愛人第一次踏入騰沖,這里的山水風光就給他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盛宴,當即就愛上了這個有愛而又溫暖的小城。當時全國很多地方都封城,夫婦倆就在馬御谷溫泉小鎮(zhèn)買房住下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居住體驗,騰沖冬無嚴寒,夏無酷暑,空氣清新,四季適宜,他們便決定在此定居。2023年初,他們又在神農(nóng)花嶼小區(qū)購了三層房。他選的位置在頂樓,無任何遮擋,視線極佳。他在家里安裝了電梯,可以直通頂層。他把每層80多平方米的兩個陽臺封起,精心布置成一個茶室和一個花園,他的家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空中別墅,每天都可品茗賞景,舒適愜意。“我們本來只是來旅游的,結果卻愛上騰沖不走了。去過全國好多地方,最后還是覺得騰沖最適合居住。我姐姐和93歲的老母親每年都從老家來這過年,全家人都很喜歡騰沖。我原來因車禍腿腳受傷,到騰沖后隨時泡溫泉,再加上這里的中藥材好中醫(yī)技術精湛,現(xiàn)在恢復得很好。我們內蒙以肉食為主,我年輕時候就三高了,到騰沖后,能吃上新鮮蔬菜和水果,現(xiàn)在,也逐漸恢復正常了。騰沖,讓我的身體和心靈都得到了滋養(yǎng),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鄉(xiāng)。現(xiàn)在,好多內蒙人都遷到騰沖定居了,單我們小區(qū)就有好多人。”王浩峰動情地說。
從敕勒川到西源,越來越多的內蒙人選擇在西源定居,沉醉在西源的慢生活里,這不僅僅是地域的遷徙,更是一種對美好生活品質的追求。在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上,他們找到了心靈的棲息之所,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,期待他們在西源書寫出更多精彩的故事。
圖片提供:張玉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