騰沖花街掠影|雨織端午韻?香染騰越情
騰越的端午,總被綿密的雨絲籠罩。濕潤的空氣里,粽子的清香悄然彌散,為這座小城增添了幾分節(jié)日的韻味。
包粽子看似簡單,實則是門講究的手藝。將粽葉輕輕卷成圓錐狀,填入飽滿的糯米,再放入精心準備的餡料,最后裹緊扎繩,一個棱角分明的粽子便成型了。豆沙粽的豆沙是用紅豆細細熬煮而成,沙粒細膩,入口甜而不膩;花生蜜棗粽中,脆爽的花生與軟糯的蜜棗相互碰撞,口感豐富,別具一番風味;臘肉粽里肥瘦相間的臘肉,經(jīng)蒸汽一蒸,臘油緩緩滲入糯米,每一口都充滿咸香;而那用草木灰過篩后,與糯米、火腿丁制成的灰粽,帶上了幾分獨特的“煙熏火燎”的氣息。
雨絲細密,花街上的人卻不減,各色雨傘擠擠挨挨,像是一片會移動的花海。火山石板路上水光瀲滟,映著兩旁的花影樹姿。賣花人在油布棚下,擺滿了琳瑯滿目的花草。素凈淡雅的茉莉、艷麗奪目的繡球花、清幽雅致的蘭花,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山野奇花,花瓣上掛著晶瑩的水珠,顯得愈發(fā)鮮活。多肉攤子上,綠油油的波照、紅艷艷的火祭、肥嘟嘟的桃蛋、毛茸茸的熊童子排列得整整齊齊,可愛極了。賣樹的攤位多是景觀樹和果樹,枝干盤曲遒勁,攤主熱情地介紹著,說這些果樹栽下去明年便能開花結(jié)果。
旁邊賣花盆的攤位上,花盆花瓶堆成小山、排成長龍,陶的粗獷,瓷的精致,繪著梅蘭竹菊,描著山水人物,經(jīng)過雨水的沖刷顯得更加鮮亮。美食街的香氣穿透雨幕。烤熟的餌塊粑粑表皮焦脆,內(nèi)里軟糯,裹上辣醬;涼粉、豌豆粉滑溜溜的,澆上特制酸水;烤豆腐外焦里嫩,撒上蔥花辣椒。更有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吃食,如:新疆的羊肉串,傣家的撒撇,土家醬香餅……擠在攤前的人打著傘,雨水順著傘沿滴到旁人脖頸里,引發(fā)一陣笑鬧。
雨過天晴,空氣中還彌漫著草木泥土交織的氣息,騰沖手工藝品展區(qū)靜悄悄地散發(fā)著古樸的氣息。藤篾編織成精巧的盒子、提籃、凳子、椅子,在上面編出的花紋繁復(fù)如錦。旁邊搟香的師傅正在制作線香,檀木粉混著各種香料在他掌心揉搓,再在木板上輕輕一搟,便成了筆直的香條。將調(diào)配好的香料分別放入彩色香囊中,用繩子串起來,空氣中便多了幾分沉香、檀香、艾草混合的幽香。
暮色漸濃,歸家的人們提著精心挑選的花木,捧著美食,即便褲腳沾滿泥水,臉上卻洋溢著滿足的笑容。回到家中,解開一包蒸熟的粽子,熱氣裹挾著濃郁的香氣撲面而來。咬上一口,軟糯的糯米、醇厚的餡料,混合著雨的清涼、葉的芬芳。
騰越的端午,是灶上蒸騰的煙火氣,是花街里綻放的熱鬧與美好,更是歲月里難忘的溫情記憶。
圖片提供:李玉琪